产业强则城市强,产业兴则城市兴,这就是城市发展与地位变迁的底层逻辑。
这其中,千亿级的产业,对一座城市来说更是至为重要的塔顶明珠。哪些城市拥有最多的千亿级产业?哪些城市的千亿级产业成色最高?哪些千亿级产业是新兴产业赛道?产业裂变将在哪里发生?这是除了GDP的对比之外,衡量城市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未来城市发展后劲是否强大的风向标。
(资料图)
根据2022年各地统计年鉴测算,24个万亿级城市中,有126个产业达到了千亿级,这占到全国工业收入的四分之一。扩展到全国GDP前百强城市,共有184个千亿级产业,分属26个行业,产值排名第一的是深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业,达到24361亿元。其中,青岛市达到千亿级产业产值的是汽车制造业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从山东省内分布情况看,千亿级产业分布较为均衡,没有一座城市形成压倒性优势。
总体来看,千亿级产业分布并不均衡,呈现明显的聚集性,一些老牌工业强市基础犹在,新进城市后位赶超,千亿产业竞争激烈。新一轮产业角逐打响,强者与弱者位置也可朝夕对调,循数据草蛇灰线,自可观产业与区域发展潜力于千里。
头部“降维打击”,南北差距明显
根据统计,从城市看,千亿产业数量排名第一的是上海,数量达12个;苏州位居第二,数量达11个;重庆、佛山、无锡并列第三,数量分别为9个;但从产值看,苏州位列第一,11个千亿级产业产值达到3.45万亿元;深圳、上海位列二、三位,千亿级产业产值分别达3.38万亿元、3.19万亿元。苏州千亿级产业平均产值最高,无愧于制造大市“隐藏王者”的气质。
产值第四至十位的是东莞、重庆、佛山、北京、无锡、宁波、天津,千亿级产业总值均不到2万亿元,与头部城市拉开明显差距,相互之间竞争胶着,东莞、重庆、佛山千亿产业产值分别为1.88万亿元、1.85万亿元、1.84万亿元,第十名天津为1.38万亿元。第四名东莞和第一名苏州之间,差出一个多天津。
不少GDP排位较高的城市,在千亿级产业方面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譬如青岛与长沙,千亿级产业数量太少,产值也不高,工业基础显得薄弱,“大而不强”“小而不精”,暴露出了产业竞争力不强、结构不合理、链条不完善等种种问题。
省份的表现同样如此。从数量到产值,广东和江苏遥遥领先,皆是33个,而很多制造业大省仅有个位数;千亿级产业总值方面,广东9.43万亿元,排名全国第一。
广东的深圳、东莞、佛山都是久负盛名的制造名城,产业基础雄厚,千亿级产业聚集成型成势,体现出产业大市亦是产业强市的特征。而江苏逊色原因在于除去苏州,其他制造业大市无锡、南京等排位并不靠前。
从地域看,北方省份表现较为突出的是山东省,这也符合山东制造大省的身份。山东拥有15个千亿级产业,总产值2.32万亿元。数量最多的在烟台,为3个,青岛、济南分别2个。
山东的问题在于,千亿级产业分布较为均衡,同时也较为分散,15个千亿级产业分布于7个城市,没有形成集聚效应,各个城市相差不大。其次是产值方面,不少千亿级产业刚过千亿红线,产值都不高。以青岛为例,青岛排名第一的千亿级产业是汽车制造业,为1232亿元,两个千亿级产业总产值在全国排名30余名,还比不上烟台、济南和潍坊。最后,观察千亿级产业图谱,山东出现最多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等产业,换言之,产业结构太老,传统产业占比过高,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当然,这也是北方省份面临的共同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中部和西部的一些省份。重庆拥有9个千亿级产业,总产值在1.85万亿元,产业分布较为均衡,计算机通信电子业和汽车制造业发展势头不错,新材产业发展基础也较好。
经济强市仍反复强调产业,意味着什么?
如果统计各个省份、城市的规划报告热词,“千亿级产业”绝对榜上有名。
深圳发布《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首条即提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制定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方案,培育壮大万亿级、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上海出台《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围绕重点产业强链升级,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2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千亿级产业;
重庆推出《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制造业方面提出打造汽车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产业,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绿色食品、现代轻纺、生物医药、新能源制造业6个千亿级产业。
千亿级产业表现优秀的苏州,更是一个值得反复研究的样本。苏州既非直辖市又非副省级城市,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强市、制造业大市,是全国经济最强的地级市,产业基础雄厚,新兴产业勃兴。在苏州的11个千亿级产业中,有9个产业进入相应行业的前三,其中3个行业排名第一,分别是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在苏州,诞生了久负盛名的“苏南模式”,目前,苏州在纳米技术、聚酯新材料、生物医药、优特钢铁、光纤通讯、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制造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以纳米技术产业为例,目前此产业虽未突破千亿级,但离千亿也只一步之遥。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的苏州纳米新材料集群上下游企业达一千余家,拥有6万余科研、从业人员,通过16年接力不辍,屡屡突破“世界级”关键技术,撬动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苏州,这样的千亿级“预备役”为数不少,这也为苏州经济“向新而行”提供坚实基础。
由此观之,正是因为千亿级产业发挥了排头兵作用,加速了产业集群、产业人口不断聚集,从而形成了当地强大的工业基础实力,提供了转型升级的依归,提升了经济抗风险能力。
发展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永在寻求最优解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吉尔德曾说,在当前的信息时代,经济改变速度和思想改变速度一样迅捷。在这个速变与速朽的时代,事物皆在脱离永恒属性。换言之,大不一定强,此时强也不意味着永远强。实际上,20多年间,千亿级产业与城市的关系,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呈现出多种形态。
2000年,深圳的计算机通信电子业总产值达到1136亿元,这是全国所有城市的第一个千亿产业。如今,计算机通信电子业广泛出现在多个城市的千亿级榜单上,深圳、上海、苏州、东莞……计算机通信电子业撑起了各个城市的门面,这背后,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工厂”的历史。
而今,深圳计算机通信电子业已超两万亿元,一个产业就已远远超过很多城市的经济总量,产业升级经历了几次“大象转身”。目前已形成企业梯次结构,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超4100家,年产值千亿级企业5家,过百亿企业27家……由“加工厂”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创造,深圳走过了漫长的转型岁月,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层级。
从全国发展格局来看,千亿产业的变迁也与区域经济起落密切相关。
一些传统东南沿海工业大市虽然拥有较大规模的工业基础,但缺乏高端化的转型路径,强弱分化更趋明显。反观以前不具区位优势的西部省会城市成都等,最近几年,借助国内大循环的建立、产业西迁的机遇、城市网红化的人口吸引力跃迁和交通物流业的极速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千亿产业集群,成为西部重要的“制造业中心”。
发展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永在寻求最优解。千亿产业的现状,既反映了现实,也揭示了趋势。各城市都应该根据自身优势和问题,抛去附着在千亿数字“金身”上的面子,正视经济发展的成色与里子,找准定位和方向,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千亿万亿数字之外寻求高质量发展路径。
关键词:
Y两优2号水稻种怎么样?Y两优2号的栽培要点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
小麦和水稻的区别有哪些?怎么种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国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种植的? |
袁隆平杂交水稻最高亩产多少?最新杂交水稻亩产量有多高? |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农药最好的途径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进行水稻田地下害虫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测试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测试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剂有哪些品种?用什么水稻除草剂药最好? |
磷肥跟复合肥有什么区别?磷肥和复合肥能一起使用吗? |
好消息!郑渝高铁万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内开通运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万名考生报考 共设221个考点 |
粽盒、粽绳、粽叶和粽馅如何分类?如何做到垃圾准确投放? |
计划到2025年广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低于90% |
河北着力推进品牌建设 提升农产品市场影响力 |
“数字棉业DCI”项目正式启动 20多万亩新疆棉田签约 |
8月4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39个点 |
40余家中国农化企业亮相拉美国际农化产品展 |
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制定“一户一策”帮扶办法 |
全国耕地质量信息化工作推进会在浙江湖州召开 |
2023年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交流活动在常州举办 |
全国农技中心召开2023年全国种子产供需形势分析夏季例会 |
兰天系列小麦品种在甘肃省寒旱区获高产 |
双季连作 一品双种 江西省水稻早熟优质品种培育取得新突破 |
筑牢农产品安全监测“第一道防线” |
双峰“小农水”展现“大作为” |
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
全国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推进工作交流会 在黑龙江佳木斯召开 |
全国晚稻播栽近九成 早稻有望实现丰产丰收 |
种植基地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2022022245号-33
联系我们: 435 226 40@qq.com